短期的借貸建議

內地限制煤價上漲,將有助減輕電廠成本壓力,利好電力股。機構投資者亦看好大手增持華潤電力(0836),據聯交所資料顯示,澳洲聯邦銀行上周三(15日)以每股平均價13.895元,增持潤電227萬股,涉資3154萬元,持股量升至5%的首次披露水平。

參考大行近期的看法,均認為潤電現價吸引,其中瑞信維持其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21.3元。法巴更認為,潤電股價下跌令其投資價值重現,現價僅相當於2011年預測市盈率約11倍,亦維持其買入評級。

事實上,潤電在發展新電力項目上態度積極,集團明言會物色大型高效燃煤發電機組及可再生及清潔能源項目,加快清潔及可再生能源行業的投資,保持盈利能力。華潤系上月底提出批准在同系公司之間進行短期的借貸建議,相信有利潤電部署併購強大同業。

21間銀行參與按證中小企融資借貸擔保

香港按揭證券公司和二十一間銀行,簽訂意向書,參與按證公司明年初推出的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計劃推出首六個月,將設有擔保費折扣優惠,若借貸年期為一至三年可豁免三個月的保費,三至五年期則豁免六個月擔保費。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預料,計劃推出初期未必有太大的業務量,由於國際宏觀形勢瞬息萬變,企業營商和融資環境可能出現變化,相信計劃可促進銀行向中小企提供信貸的穩定性和延續性,有效管理借貸風險。

低利率借貸有風險

現時是低息的環境,無論是樓按、稅貸,銀行都可提供很吸引的息率。就是這原因,不少借款人樂於借貸,但可能忽略了利率的風險。

香港的利率因為聯繫匯率要跟隨美國,最優惠利率在○六年上升至8厘後,下跌至金融海嘯後的5厘,而且是持續的低息。其實在數年前環境也差不多,在○二至○五年,借貸利率也是持續數年低企,隨後才上升。直至金融海嘯發生,利率才降至歷史新低。

以宏觀經濟的理論,低息手段是用來刺激經濟,而加息是用來讓過熱的經濟降溫。以現時美國及歐洲的經濟情況,短期內大規模加息的機會不大。以內地或是澳洲的情況來預示加息,並不完全有效,因為內地的經濟環境不是完全開放,而內地及澳洲的經濟在金融海嘯後一直表現不錯,這點又與美國及歐元區的國家不同。加上內地以加息手段去控制熱錢,一日港元與美元掛鈎,一日都可見到美息跟港息相關。

利率上升 增借貸成本

另一方面,利率上升,借貸成本上升,此成本會反映在物價上。而利率的走勢又與通脹相近。現在通脹溫和,利率也是低水平。當通脹上升至較高水平,可能也是加息的時候,當然也要看歐美的情況。

利率變化是宏觀不能隨便控制的風險,要應對利率上升帶來的額外支出,最好的方法是模擬加息至某水平後的負擔狀況,看看自己有沒有能力應付。不要只着眼於現時的低息環境,有時候借貸人只看目前的能力,但並不代表當息率上升時還有此能力。

借了稅貸的人也不是一勞永逸,稅貸的支出在還款期內是固定的,但如果借貸人還有其他貸款如樓按或是私人貸款,利率上升會加重此部分的支出,最惡劣者是影響稅貸的還款。

美國消費者積極減少借貸

美國破產協會公布,11月的美國消費者破產申請11.4587萬宗,按月下跌13.3%,也是2月以來最低。這顯示美國經濟有穩定跡象,而且消費者也積極減少借貸

不過,上月的破產申請較去年同期仍上升2.2%。協會總監Samuel Gerdano指出,該會決定下調全年的破產申請預測,由原先的超逾160萬人,降至最多為160萬人。

美國消費者借貸額在過去19個月內錄得18個月的下跌,只有在9月份出現回升,顯示消費者積極減輕債務負擔。9月底的消費者借貸餘額為2.41萬億美元,遠低於2009年1月的2.57萬億美元。

消費者借貸水平不高

升!升!升!樓價升,股市升,物價同樣升,面對由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引發的熱錢氾濫潮,著名經濟學家、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滿有信心地指出,本港3年內難以加息,樓價將會繼續向上。他奉勸香港市民不要抱著存款不理,可以投資在央行「製造不來的東西」,諸如商品、農產品及房產。

陶冬過去連續4年獲《機構投資者》雜誌,選為亞洲區優秀經濟師之一。和陶冬談經濟,他說得最多的,是「流動性」3個字,而這場因流動性而帶來的金融蛻變,源頭正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拍板」落實措施者,是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今天主宰冥冥眾生的無形的手,不是掌握在上帝之手,而是掌握在一個姓伯(伯南克)的人手裏,他再給你搞個QE3、QE4,你不死嗎?」陶冬無奈地說。

美國瘋狂印鈔,但資金並無流入實體經濟,反而大額流向新興市場,造成熱錢氾濫,推高資產價格。聯繫匯率下,香港感受最深。

「美國需要零利率,由於就業及房地產市場不景,香港不需要零利率,但香港不得不吃美國人吃的藥,副作用就是香港面臨資產泡沫」。陶冬形容,香港現在的情况,猶如「被放在火上烤」;香港整體經濟已經從金融海嘯中復蘇過來,樓市過熱,銀行體系健全,消費者借貸水平亦不高,但問題是聯繫匯率下,本港被逼與美國承受低利率,樓市暴升成了QE帶來的第一個資產泡沫。

陶冬指出,過去市民「上車」已經不輕易。QE一來,每個月放於銀行的存款,由於通貨膨脹下,都在不斷「縮水」,為保身家,只好被迫去尋找借貸投資機會。「香港的房地產市場,並不只是投資客,有許多實實在在是被量化寬鬆逼上梁山的良民」。他認為,港府雖然已出盡方法推出措施,希望平息樓價急升引發的問題,但大部分都是「肉包子打狗」,包括增加投資者的資金成本,或者限制投資移民等方式,實際效用都不大。

樓市問題關乎民生,「上車」難度何時可以降低?陶冬卻給出一個令不少普羅大眾頗為失望的答案。「樓市還會進一步上漲,今天大家不敢置業的一個重要理由,是怕美國可能會加息,我可以拍心口告訴你,3年之內利率漲不出來。」他指出,本港住宅單位近幾年的供應量,遠低於歷史的平均水平,流動性充裕下,資本成本已低至無可再低。他認為,流入樓市的不單止是海外資金,連本港市民手持的資金,亦抵受不住「荷包縮水」而進入樓市,不過亦要留心其他金融領域,如美國國債市場、新興國家資產等泡沫一旦爆破帶來的風險。

既然銀紙貶值,現在是投資的好機會嗎?陶冬沒有直接回答,只是提出一個關鍵的法則:「錢不能放在銀行裏面睡覺」,他建議,從投資及關注風險上,要做得更巧妙及主動一點,但他多次強調,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風險胃納,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除樓市會繼續向上外,陶冬亦認為,凡「央行製造不來」的東西,價格都會跑贏其他資產。什麼叫「央行製造不來」的東西,就是商品、農商品等,相比起由央行發行的債券及現金鈔票,無論是受追捧程度,還是價格,估計上升幅度都會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