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兌美元由去年年底至今共貶值了近兩成,原因是債務危機觸發歐元狂跌,投資者爭先恐後放棄歐元資產,惟國際結算銀行(BIS)指出,貨幣之急速貶值反而有助經濟增長,而不是加快GDP下跌。BIS更以韓國為例稱,貨幣互換措施相對於外匯儲備,更能紓緩外匯短乏的問題。
按照國際結算銀行所言,貨幣暴跌可以刺激經濟增長,不是加速經濟產值下跌。BIS季度報告指出,貨幣崩潰與經濟產值損失雖有著關連,但要注意的是,產值下跌通常早於貨幣暴跌之前,這正正反映到貨幣大幅貶值,並不是導致經濟產值下滑的主因,應該說是,由於產值減少隨之而來的是貨幣貶值。報告稱想完全了解貨幣大幅貶值的內裡含意,必須細心檢視圍繞整件事情發生的始末因由。
BIS表示,貨幣走勢疲弱往往對GDP產生正面影響,當中包括本土貨品較入口貨便宜,抵銷通脹上揚等負面因素。BIS研究過去在一年內貶值22%的貨幣例子,發現由1960年始,非洲的匯率貶值情況較亞洲及拉丁美洲頻密。
BIS又以韓國為例,指稱貨幣互換措施較外匯儲備更能紓緩外匯缺乏的問題。全球金融危機引發信貸市場緊縮,導致韓國銀行業的美元借貸成本急速上升,決策當局首先由韓國外匯儲備中提供美元,繼而與美國聯儲局達成貨幣互換協議,以韓圜與聯儲局兌換美元。報告指,韓國與聯儲局的互換貨幣行動,有助提升市場信心,也能加強韓國外匯儲備。
韓國較早前已提出,各地央行應該建立永久性的貨幣互換機制,以解決未來融資短缺問題,不過20國集團財金官員本月在釜山開會時,並沒有一致公開支持韓國的建議,反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上月率先表態作出反對。BIS報告稱,儘管建立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外匯儲備,能夠發揮自保作用,不過一旦海外資金流動出現問題,各央行之間貨幣互換機制可以填補外匯儲備不足之處,阻止信貸凍結。
BIS表示,截至2009年底,歐洲銀行業持有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及西班牙的政府貸款為2540億美元,僅為歐洲銀行業對整個歐元區周邊國家1.58萬億美元借貸款的16%而已,其中包括個人及企業貸款。報告稱,法國及德國銀行業持有該四國風險貸款的金額為4930億美元及4650億美元,佔所有歐元區銀行業的相關借貸款61%,反映出法國及德國銀行對該四國的借貸款風險尤其高。彭博歐洲銀行及金融服務指數上月跌10%,市場擔心銀行業持有的政府債券價格崩潰,銀行撇帳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