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抵押借貸系統

美國政府週五推出相信是一個世代最重大的房貸改革報告,建議削減政府對抵押貸款市場的支持,並逐步廢除兩大抵押貸款融資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

報告說,政府“一定要確保所有美國人都可以住在他們負擔得起、同時品質優良的房子,但這並不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美國人成為屋主”。

奧巴馬政府官員表示,國家已經無法承擔居者有其屋的計劃,認為協助一些人租房子將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說,“政府的計劃是進行重大改革”,關閉獲得政府資助、占美國房貸融資最大市場份額的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以讓私人業界接手。

蓋特納指出,這整個過程預計將需時5至7年完成,房屋市場的走勢將決定這兩家房貸公司關閉的速度。

他表示,改革進程正在啟動,但需要“負責任且謹慎地進行”,以免對經濟造成破壞。

依據新計劃,購屋首期付款將調高到10%,借貸者還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利息漲幅介於0.5至數個百分點。

政府提出以下三項範圍廣泛的方案,以徹底改革房屋抵押借貸系統。

第一、政府將終止對中產階級任何貸款擔保。

第二、政府只有在金融市場緊張時給予投資者抵押擔保;在市場好的時候維持穩定的貸款供應但不會削減利率。第三個方案最接近目前的體系,就是政府向私人公司創立的抵押投資提供擔保。

國會將最後決定要採用哪一種方案。不過,國會議員、社區銀行和消費者組織已對政府的這項改革報告提出反對聲音。

壓縮借貸的黑洞

係人都知金融災難、金融風暴、泡沫爆破不容易預測,偶有預測到的都被推許為分析大師或先知。

但有一個金融災難,是史上最易預測的,幾乎人人都預測得到。是哪次金融災難呢?

答案是我們當前這一個,即是目前尚未爆發的這個!

這句精警、震撼而有道理的說話,是由USAWatchdog.com(意思即《踢爆美國》網)專欄作家Greg Hunter提出的。

二○一○年十一月美國聯儲局宣布了第二輪量化寬鬆,憑空印銀紙購買債務,又將世界推入印鈔狂歡舞會。但當這第二輪印鈔狂歡派對完結後,會怎樣?Hunter將這問題問幾個專家。

專家共通的答案:將有金融經濟大災難!

黃金專家Jim Sinclair說:「國家和城市將可以破產。」

金融小說作家James Howard Kunstler說:「聯儲局將擁有大量破產的酒店,跌進壓縮借貸的黑洞。」

專業投資者Ricks Picks說「無得救」。

世界金融重量級人馬James Rickards說聯儲局從來沒有說量化寬鬆會完,他們會不停即鈔下去,直到有清楚的復甦。然而,我們看不到有任何復甦的迹象。

經濟學家John William預測嚴重金融危機就在我們前面,這危機比大家想像的嚴重得多!

其實除了這幾位專家之外,好多專家、評論員、分析家都作出過相似的看法了。所以,說我們目前面對的是一個史上最易預測的金融災難,沒有錯。問題是這泡沫何時爆破?災難何日到臨?沒人知。大家好自為之,自己執生。

市民過份借貸

景順投資首席經濟師祈連活預期,今年本港息口維持低企,市場對房屋需求會繼續增加,政府在不希望市民過份借貸的方向下,將有壓力要再出手調控樓市。

不過,他指,在聯系制度下,香港的貨幣政策較為被動,現時可以做的包括收緊按揭成數。他又說,香港目前未有條件與美元脫鈎,要待人民幣自由兌換後的五至十年,才可與美元脫鈎。

祈連活認為,內地通脹升溫的主因,是貨幣供應增長太快,而非美國量化寬鬆措施或國際商品價格上漲。他指,中央政府未有足夠措施,控制貨幣供應,若貨幣供應繼續有約兩成的增長,通脹壓力會持續升溫,最理想的增長速度是一成半至一成六。

他認為,亞洲區現時未出現資產泡沫危機,但應容許匯率升值和透過外匯管制,以防止泡沫。

歐洲強化借貸紓困 富國多貢獻

歐洲大陸最富有的幾個國家今天共同表示,提高對窮國的紓困資金,矢言「尊重」借貸擔保承諾,換取「通盤」改革。

擔任歐元集團(Eurogroup)主席的盧森堡總理榮科(Jean-Claude Juncker)說,歐元區17國財長對於如何保護葡萄牙或西班牙等債台高築的會員國,達成「非常高度的共識」,只有「小部分歧見,無關痛癢」。

17國歐元集團正尋求長期計畫,捍衛歐元和歐洲聯盟經濟,2013年元旦將有1項永久性的紓困機制生效。

榮科說,將維持去年5月決定提供4400億歐元供調度的計畫。

榮科說,6個AAA評級國家,即奧地利、芬蘭、法國、德國、盧森堡和荷蘭,「進行了非常友善的非正式討論」,「對於要採取的行動,歐洲集團沒有任何歧見」。

外交官員說,這6國由於能以較低利率借貸到更多款項,因此將提供更多保證金。這6國擔保的部分高達61%。

新興國家限制借貸

新興國家的經濟活動擴張,匯豐新興市場指數,由去年第三季的54.2升至第四季的55.7,中國、印度和東歐的增長最快。出口訂單增長加快,但速度低於第一季的高峰。企業借貸成本持續上漲,創兩年半新高。匯豐香港區總裁馬凱博表示,中國經濟增長迅速,香港經濟亦可受惠。

匯豐表示,新興市場決策者能否有效遏抑通脹,成為未來最大隱憂。大部份新興國家都不願意加息或將貨幣升值,所以打擊通脹重點落在量化緊縮措施,如限制借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