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貸抵押品評比

上周環球股市普遍從低位反彈,市場氣氛轉佳。當多數人憧憬歐洲債務危機獲得緩和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Fitch)卻宣布,調低西班牙債務評級,導致股市及歐元在上周五再度回落。信用評級機構再一次影響歐洲金融市場,難怪歐洲官員對之猛烈抨擊。

信用評級機構是商業經營的企業,但有著監管金融市場參與者(包括政府)的角色。美國聯邦政府在1930年代大蕭條時,開始借助評級機構的報告來監管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風險,到1975年美國證監會乾脆認可穆迪、標普、惠譽三家公司為「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s,NRSRO),並規定外國企業或政府如果在美國融資必須接受NRSRO認可的評級公司的評估,由此確立了這三大評級機構的壟斷地位。但是,評級機構的報告只是意見而已,並不是投資建議;更有趣的是,評級機構像傳媒一樣,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言論自由」的保障,評級活動不受監管、報告不承擔法律責任。過去30多年,隨著美國的國際影響力,這三家評級機構業務亦擴大至全球。

由於三大評級機構(即標普、穆迪和惠譽)的特殊身分,甚至連國家中央銀行、退休基金也必須根據評級機構所發出的信用評級來為借貸抵押品或投資設限。評級機構更改某家公司或政府的評級,都直接關係投資者決定,對市場影響極大。對某一國家或債務信用降級,本就是評級機構的工作。真正令人不滿的是評級機構經常後知後覺,評級質素備受關注。有「債券大王」之稱的格羅斯最近的文章就指出,過去10年評級機構的後知後覺,令那些評級已毫無價值,其公司PIMCO一早已不參考這些報告。

事實上,差點在金融海嘯中被淹沒的冰島,出事前也曾擁有AAA評級,最終冰島要出動IMF協助。歐豬五國政府大舉借貸之時,評級機構也沒有提醒投資者風險所在,繼續給這些國家投資級別的評級。直至希臘向歐盟和IMF申請啓動救援機制,評級機構才突然醒覺過來,大削歐豬五國債務評級,落井下石,促使歐洲債務危機顯著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