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資爆風險 借貸內控如虛設

| | | 引用 (0)

上周,中銀監通報會提示地方融資平台的風險。商業銀行截至上半年底,地方融資平台貸款達七點六六萬億元,存在嚴重償還風險的貸款佔兩成三,即約一點五萬億元。這實際上不過是初步數字,「最後數據」還要參照、核實,意味着有關數字有多無少,清查還在不同口徑進行中,但中銀監已要求商銀提足撥備、做好壞帳核銷,僅此一項勢必影響商銀年內盈利。

除此之外,引起中銀監關注的商銀風險貸款還有兩項:一是房地產貸款,壓力測試揭示房價跌三成、利率升一百零八個基點,不良率升二點二個百分點,稅前利潤降兩成。這是不是像歐洲銀行壓測那樣的「低壓」測試?目前還受內地專家質疑;二是「兩高(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的貸款不良率已有所反彈,當前調整力度還很有限,真如中央喊的加大調整力度,日後將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三路壞帳風險,怎到中銀監不頭痛?逼地方政府還債是難以指望的,房地產調控已「叫停」土地財政,即使賣地未徹底停掉,國土資源部數字已顯示,地方已大幅「透支」了建設用地,「地帳」還掛在那裏,怎能靠賣地收益還貸?何況,地產商的買地意欲已大不如前,賣地已不可能屢造地王,不賒欠「地帳」的地方政府也難有可觀收入。地方政府融資根本未量入為出,的確毫無疑問。

地方融資平台嚴重償還風險的一點五萬億元貸款,按照中銀監劃歸於第三類,是屬於項目「借款主體不合規、財政擔保不合規、或貸款挪用和貸款做資本金」的貸款。根據一般的經驗,如果銀行有基本合格的審查,除非借貸手法瞞天過海,否則是借不到貸款的。這類貸款佔比之大,不管是地方政府「作法」硬來,還是銀行「鬆手」成全,都顯示貸款的內部風險控制如同虛設。

從「借款主體不合規、財政擔保不合規、或貸款挪用和貸款做資本金」的前提看,究竟是借貸的人責任,還是借出人的責任,就已經糾纏不清,沒錢還及貸款「凍過水」,就是難以避免的結果。情況顯示,地方政府與商業銀行處於彼此不設防的信用授受狀態,成為商銀風險的重要根源,商銀實現市場化獨立自主經營,始終備受質疑。

銀政不分這種計劃經濟的產物,在商銀改制後依然遺風極盛。除了地方融資得到便利之外,房地產或「兩高」企業,也不無地方「干預」的手影。這種不合乎政策的「政策性」貸款,中銀監管起來亦會力不從心。一旦壞帳既成,勢必置中央政府於尷尬之地,莫道中國不是美國,銀行也大到不能倒,「二次剝離壞帳」,由公帑負擔損失並非無可能,因為壞帳是地方政府或國字號企業造成的。

這麼一來,用公帑助「二次剝離壞帳」,對國民、對商銀股東,兩頭都不好自圓其說。由此可見,商銀改制後並未真正進入商業性運用,一方面其享有壟斷及政策護航的利好;另一方面具有壞帳得到埋單保底的隱性承擔。中央是否公然背負這層責任,在全球金融改革的風口值得關注。當前地方融資風險明擺在那裏,說防範已無實際意義,迫切需要的是防惡化,就憑這一條,放鬆調控、放鬆借貸已無甚空間。

美金改立法銀行照大壓小借貸

| | | 引用 (0)

美國總統歐巴馬將於今日把金融監管法案簽署成為法律,然而,這套法律未能解決美國銀行業在金融海嘯時整合的後遺症,年前美銀收購美林和Countrywide、摩根大通兼併華盛頓互惠(WaMu)以及富國銀行合併美聯後,三大行均以奇招「箍實」企業客戶,進一步扼殺小型銀行的生存空間。

小型銀行Florida Business Bank(FBB)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開業短短一年,便結束位於當地的借貸款部門,原因是該行無法跟大行爭食,過去一年只能吸引預期中一半的借貸。FBB財務總監瓦格納不禁申訴:「美銀、摩通和富國銀行為了留住客戶無所不用其極,不許企業客戶調置存款到其他銀行,否則將可能不獲批出新借貸款。」

3大行佔全國房貸逾半

經過一輪購併後,美銀、摩通和富國銀行的全美存款市佔率,由○七年中21%升至目前33%,三行的房貸按揭市佔率亦由○八年的28%,飆升至今年首季的57%。

購併除帶來額外市佔率外,還有更多分行、自動櫃員機、網上付款系統等設施,令三行得以向客戶提供更方便和廉宜的服務,以及較細行更低的按揭息率。細行惟有以廣告攻勢、撬走勁敵的得力高層等策略自保。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前主席伊薩克認為,決策者應正視美國銀行業強弱日益懸殊的問題,銀行業整合削弱了業界的競爭力,可供客戶的選擇也少了。

美國比中國信用借貸風險差

| | | 引用 (0)

在中國努力提高其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之際,中國一家希望與西方評級機構進行競爭的公司周日宣布,美國的信用風險比中國差。這是該公司就政府債券發布的第一份報告。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Dagong International Credit Rating Co.)的這一評估與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標準普爾評級服務公司(Standard & Poor's Ratings Services)和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的評估不同。這些評估機構認爲,美國政府債券是世界上最安全的。

大公表示,它給予美國政府的評級低于中國和瑞士、澳大利亞等其他11個國家的評級,因爲美國負債較高而且經濟增長緩慢。它警告說,美國是面臨借貸成本上升,且有違約風險的國家之一。

這份報告出爐正值北京抱怨西方評級機構未能給予中國經濟增長以全面的信用、導致借貸成本上升之際。北京方面的批評得到一些外國分析師的響應。在6月于多倫多舉辦的20國集團(Group of 20)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呼籲建立更加精確的評估體系。

大公表示,它是私營企業,保證其判斷是公正的。大公成立于1994年,是爲中國企業債券進行評級的機構。但其受到官方支持的一個迹象是,這一聲明是于周日在新華社總部作出的。新華社是共産黨的主要宣傳渠道。

大公董事長兼總裁關建中表示,當前西方帶頭的評估體系要爲全球危機和歐洲債務問題負責。他說,西方評估體系提供了錯誤的信用評級信息,未能反映不斷變化的情况,大公希望進行現實和公平的評級。

中國政府持有逾9000億美元美國國債。它呼籲美國避免損及美元或中國持有債券的價值,因爲中國在其刺激措施中進行了大量投資。

大公的報告涵蓋了50個政府,給予印度尼西亞和巴西等新興經濟體較西方評級機構更好的評級,指因這些國家經濟增長較快。與美國一樣,英法等其他發達國家得到的評級亦低于其他機構。

大公國際將美國國債評爲AA級,評級展望爲負面。該公司的最高評級是AAA級。它警告說,美國和英、法等國一樣,如果放任財政風險失控,那麽在籌集更多資金時就可能遇到麻煩。報告說,債務工具的利率將會快速上升,這些國家的違約風險將會變得更大。

大公國際說,它希望打破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構成的“壟斷格局”。這幾家公司曾對挂鈎于抵押借貸款的投資産品給出高評級,當美國樓市在2007年陷入崩潰的時候,這些投資産品價值縮水,也讓評級公司聲譽受損。

香港SJS Markets信用研究部門負責人Manoj Kulkarni說,雖然中國政府有可能試圖影響大公國際的决定,但中國評級公司在市場上還是有空間的,因爲西方評級公司的聲譽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他說,只要有另外一種觀點,幷且證據充分,我真的不覺得一家中國評級公司會有動機把印度尼西亞這種國家的評級評得高于一家美國評級公司的評級;如果是同中國政府有關聯的公司,或許就存在利益衝突,投資者也必須注意到這個事實。

中國領導人曾反復告誡華盛頓,要保護他們在美國的外匯儲備,幷避免爲了應對全球危機而采取可能讓美元或美國資産貶值的措施。

大公國際給中國的評級是AA+,評級展望爲穩定。這個評級高于穆迪的A1和標準普爾的A+,理由是中國增長迅速,債務水平相對較低。排在中國前面的有七個國家,包括獲得最高AAA評級的瑞士、澳大利亞和新加坡。西方評級公司對這幾個國家給出的也是最高評級。加拿大和荷蘭也排在了中國的前面。

大公國際對新興經濟體的評級更高,符合市場對中國、印度等國家的情緒。這些國家反映在市場中的違約風險低于信用評級所暗含的風險,支付的利率也更加低廉。

Kulkarni提醒注意,儘管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巨頭經濟增長强勁,但西方評級公司給它們的評級卻低于債務問題纏身的西班牙。他說,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表現往往得不到充分的肯定,評級基本上是落後的。

溫州民間借貸資金大幅增長

| | | 引用 (0)

溫州銀監分局今年以來溫州市民間借貸規模呈高位運行,有關監測點顯示,前5個月累計發生民間借貸75953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755萬元,增長16.5%。

溫州是中國最早實行利率改革的試點城市,也是中國最早建立民間借貸利率監測制度的城市。監測表明,2010年1-5月份,溫州民間借貸月利率在6%-40%之間波動,加權平均利率10.93%,比2009年全年加權平均利率提高了0.09個千分點,比2009年1至5月提高了0.18個千分點。在一些區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臨時週轉性的生產經營借貸利率上漲更加迅猛。

監測點反映,當前82.26%的民間借貸資金用於生產經營,表現在借貸關繫上,個人借給企業的資金佔46.98%,個人借給個人的資金佔45.5%,這與溫州個體工商戶、小企業眾多不無關係。從借貸期限來看,64.24%的借貸期限為6個月到12個月之間,民間借貸集中於半年以上的借貸期限,主要滿足流動資金需要。

當前,溫州一些中小企業民間借貸佔比有提高趨勢。有關部門在溫州市鹿城區雙嶼鎮調查發現,當地中小企業3000多家,資金來源由自有資金、銀行貸款、民間借貸三部分構成,2009年末,三者比例為50:35:15,到了2010年4月末,民間借貸佔比上升了5個百分點,個別企業上升了8個百分點。

銀監部門認為,2010年以來,溫州地方經濟回暖趨勢明顯,企業資金需求日趨旺盛,是導致民間借貸運行趨熱的主要原因。同時,宏觀調控政策調整,銀根緊縮效應初現,也使得部分銀行客戶轉向民間借貸